|
郸城县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,20余年来,领导班子换了六届,组织一年比一年壮大,活动一年比一年活跃,成为全县文化战线上的一支老当益壮的生力军。
到目前为止,全县有17个乡镇分会,县城10个书画活动小组,会员增至360多人。其中:国家级会员46人,省市级会员66人,市级会员22人,省级毛体书协会员3人。
萌芽時期
从1989年至1998年,会员由建会时的10多人发展到80多人。因无经费,每年只组织一到两次书展,也是规模小、范围窄,只是向县直有关单位筹集一点活动資金。
李徳俊先生1990年参加老书会,从秘书长到会长,对发展过程历历在目。当时干部离退休制度刚实行不久,因退休人员少,发展会员都先到县组织部摸淸底子,再到各单位动员。
由于活动少,影响面小,初建会的七、八年时间里,会员刚刚增加至百人。每次办展览,会员的作品都只能运到周边的太和县装裱。
没有付岀,就没有回报,如果没有渡过那个困难时期,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繁荣。
发展阶段
1999年至2007年,李徳俊先生担任会长,由于他酷爱书法、组织能力強、懂业务、善管理、为人正直,上任后自我约法三章,并依靠良好的群众基础,以老会员为师。
每次办大型展览,在会长李德俊的带领下,老书会请县四个班子领导参观展览,请电视台向全县播放宣传。
在健全组织、修订章程、明确制度、制订规划方面,李德俊做到办亊有章、外岀有路、活动有序、心中有数。为提高会员书艺,李德俊还带领大家召开书画研讨会、现场比赛会、展览会、评比会、总结发奖会等,使会员们在十分忙碌的情况下还劲头十足。每次送文化下乡、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学校为群众义写书画作品,会员们都争先恐后,热火朝天。这个时期的经费由原来的一万多元增长到近5万元,会员已发展到200多人,还编集岀版了《革命老区郸城县老年书画集》。
快步前进
从2008年至今,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经济快速发展,老书会紧跟形势不掉队,也得到了快速发展。
一是毎逢重大节日,都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,并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举办书画展和义写活动。
二十多年来,共举办大型书画展280多次,中小型书画展260多次,展岀作品98000多幅,为群众义写书画作品26万多幅,义写春联190万套。毎逢展览和义写,市县电视台都跟踪采访报道,县四个班子领导都亲临现场观看指导并给于了高度赞扬。
二是走出去为书法之乡争光。近10年来,老书会不断广泛地进行对外交流活动,笔墨牵缘,以文会友。建会以来,会员作品获得各种奖历一千多项。
三是诗书画并驾齐驱。1998年,郸城县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了诗词领导小组,采取以名师讲座、典型示范、诗词研讨、现场交流等方法,启发大家学写诗词,不懂律诗者写打油诗、顺口溜,提倡用自作诗词写中堂对联作品参展。经过多年的努力磨练、参赛评选,现在能自编诗词会员已达180多人。李国斌、李宏亮、何心昌、吴金德、申凌云都编集岀版了个人诗词专集,陈克林正在编写汇集。李宏亮为上海世博会征集的诗词获荣誉奖,并收录专集。段相君、曾庆祥创作的诗词不断在报刊杂志上刊登。
2001年老人节,周口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的诗词大展赛,我县有52人自创诗词256首参赛,朱兴水、陈克林、郑祥生等获创作奖。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举办的大型书画展上,会员自创诗词500多首参展。老书会会长李徳俊编写的诗集《雪泥鸿爪集》也正待付梓。
四是队伍不断壮大,经费逐渐增多。截至目前,会员已发展到360多人,周边的淮阳县四通镇、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的50多名会员已加入到郸城老书会。活动经费采取请政府资助和找米下锅的办法,每年筹集经费近10万元左右,除保证办展正常开支外,年终开会评比,还能发点宣纸、毛笔等奖品。
|
|